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展示
新闻中心
农化服务
人力资源
广告欣赏
互动交流
版权所有:施可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鲁ICP备13015693号-1
网站建设:
中企动力
临沂
丰收故事
丰收故事
农化知识
农化知识
农化新闻
农化新闻
试验示范
试验示范
秋收行动 千商会销——施可丰走进德州平原!
2019-08-30
查看详情
葡萄进行科学施肥的三个“一定”
作物生长施肥是关键,葡萄也是一样,要想葡萄生长的好,也要做好施肥工作,总的来说,葡萄施肥要做好“三个一定”。 1、浓度一定要低。人粪尿,栏粪水与水的比例坚持1:4,随着种苗不断增长逐步提高到1:3。就是1份肥加4份水或1份肥加3份水。不能提高到1:2浓度。8月之前以氮肥为主,在每次施(浇)的液体肥内可加0.3%-0.5%的尿素。8月之后要增施磷钾肥,每次施(浇)的液体肥内加1%浓度的复合肥。加用化肥,都必须坚持充分溶解搅均后施用。 2、施肥一定要勤。为提高种种苗的生长量,在整个生产期,一定坚持勤施的原则,当种苗长到8叶之后,液体肥要7-10天施(浇)一次,使养分源源不断地供应种苗吸收。 3、施肥量一定要多。薄肥勤施决不能理解为少吃多餐,在低浓度的原则下,应坚持多吃多餐,施肥一定要勤,施肥量一定要多。按比例的液体肥施(浇)到苗的根部去,要让根系直接吸收到养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起到勤施肥的作用。施好肥可以防治多种病害:葡萄霜霉病、西红柿晚疫病、桃树白粉病等。
2018-12-15
查看详情
翔龙合作社玉米大丰收
近日,翔龙合作社5万多亩玉米秋收工作圆满结束,玉米亩产量较普通农户玉米增产幅度达15%,可谓是大丰收之年。 今年,翔龙合作社的玉米选用优良品种,全部施用施可丰稳定性复合肥。在玉米苗期时,就表现为株茎杆粗壮,叶色浓绿,根系发达,与普通农户的玉米相比具有明显优势。进入收获季节,5万多亩玉米遍地金黄,玉米棒子个头大,籽粒饱满且没有秃尖现象,呈现一派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 收割工大会战从11月初正式拉开帷幕,为了抢时间、拼速度,合作社8台大型玉米收割机、数十台运粮车24小时不间断工作,将收获的玉米陆续运到新建设的粮食烘干和储藏基地。合作社粮食烘干和储藏基地有现有两座500吨烘干塔,每天可烘干的玉米达1200斤,目前粮食烘干工作正按计划有序进行。 集团公司董事长解永军亲临玉米收割一线,对合作社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解永军董事长指出,合作社模式是国家倡导的一种新型农业模式,翔龙合作社才刚刚运行了一年,今后要不断摸索经验,实现转型升级,向“服务紧密型、质量效益型”模式转变。同时,延伸产业链条,对粮食进行深加工,提升附加值。我们的目标是用3-5年时间,通过土地流转、农民入股及对合作社种植大户实施农业产业链深度服务等形式,新增土地300-500万亩,把翔龙合作社建成黑龙江省一流的示范合作社。
2018-12-15
查看详情
真肥无言 产量说话 ——施可丰稳定性长效肥料示范田测产观摩会见闻
10月15~16日,记者参加了施可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山东安丘、昌邑的两场大姜测产观摩会。在经历了今年的大旱之后,两地农民依然迎来大姜丰收的喜悦。两天走下来,记者和测产队伍一起见证了一个个让人激动不已的场景、一组组令人叹服的数据…… 15日,记者随测产队伍到达安丘市凌河镇吴家庄村,伴随着浓浓的姜香,空气中浮动着丰收的味道。观摩会现场聚集了很多农民,都想亲眼看看测产结果。 一位老大爷手拿钢叉,他叫孙利民,今年62岁,是今天测产会的主角。大家面前一片绿油油的姜地,是他耕作多年的承包地,同时也是施可丰公司稳定性长效肥料的示范田。 “看这裂纹,肯定小不了。”还没开刨,几位农民就指着土壤裂开的纹路议论开了。说话间,测产开始,只见孙利民每刨出一块姜都引来围观农民的阵阵感叹。据测算,这块示范田出鲜姜至少能达到1.5万斤。 据施可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丘公司销售经理王维军介绍,此次测产的肥料是施可丰16-8-18稳定性长效肥,每亩平均施6袋。根据测产数据,产量至少比去年提高25%。 “今年这里经历了大旱啊,真不容易!”安丘市汇丰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宝良说,以前当地很多农民施用常规复合肥料,每亩地要用10多袋。而孙利民的示范田只用了6袋施可丰稳定性长效肥,大旱之年还增产。 据了解,赵宝良与施可丰已合作了17年,期间任凭市场起起落落,合作从未间断过。“卖他们的产品我敢拍胸脯!”赵宝良说,“施可丰‘只做真化肥’的口号不是喊出来的,而是踏踏实实做出来的。我就是他们的见证者!” 真化肥,不愁没销量。赵宝良告诉记者,近两年他在销量上实现了跨越式的增长,2012年销售施可丰稳定性长效肥料量才2000多吨,今年已经达到了4000多吨,两年翻一番。 昌邑站:花盆里刨出姜王 16日,记者随测产队伍又赶往昌邑,见证另一场更具特色的测产会。与安丘不同,昌邑的测产会从竞赛开始,参赛农民先将自己的大姜带到姜王大赛会场,赛出单颗姜王,然后选出前10名选手进行田间测产,最后决出亩产姜王。 单颗姜王比赛现场氛围异常紧张,等候比赛的农民对自己的大姜可都宝贝着呢!一位农民小心翼翼地捧着自己的姜,悄悄告诉记者:“俺这姜又肥又大,分叉又多,不小心着可不行。断了就不能拿冠军了!” 就在这位农民信心满满时,一辆面包车驶进会场,现场农民纷纷让开一条路。车门拉开,3个年轻小伙子小心翼翼地把一个长着绿植的大花盆搬到赛场,瞬间所有人都围了上去。这姜怎么种到花盆里去了?一个搬姜的小伙子说:“这姜太大了,容易断,从地里刨出来就赶紧种进花盆了。”只见工作人员在花盆里小心翼翼地挖起来,随后一颗巨大的泥姜露了出来。给姜除土的工作人员个个屏住呼吸、全神贯注。因为这只姜太大了,中央分叉的地方空隙也大,很容易折断。 “这是两颗姜吧?”有农民提出质疑。 “你仔细瞅,这铁定是一颗!”小伙子争辩。 最后,裁判长指着泥土掉落后的一处细小连接处说到,大伙都来看看啊,这两大块是连在一起的,是一个完整的姜。现场交头接耳,感叹声不断。 “能参赛,上秤!”随着工作人员一声令下,所有人又都围了过来。“带苗13.7公斤。”小伙子喜笑颜开。最后,正是这颗花盆里的大姜夺取了单颗比赛的冠军。 决出单颗姜王后,测产队伍驱车前往前10名选手的家里,经过现场测产后,岞山镇惺惺村的丁伟杰地里的大姜以2.1万斤的成绩赢得亩产姜王大赛冠军。 昌邑市宋庄农技中心总经理焦罗成道出了姜王背后的秘密:用施可丰套餐肥,每亩10袋复合肥、15袋有机肥,科学配比才能打造姜王。 据施可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昌邑地区销售经理刘鲁俊透露,其他的田块虽然没夺冠,但产量同比也提高了近30%,参赛农民用的都是施可丰稳定性长效肥(16-8-20)。 真化肥:要的只是农民放心 这样的测产结果不是偶然,有着强大的科技支撑。 据施可丰化工潍坊地区总负责人梁培仕介绍,施可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共同研发的长效缓释肥技术,曾荣获国务院颁发的“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是目前肥料行业所获得的最高奖项之一。同时,施可丰稳定性长效肥中添加了脲酶抑制剂和消化酶抑制剂,优点有三:其一,打破了传统肥料的肥效期,传统肥料的肥效期在45~60天左右,施可丰稳定性长效肥的肥效期可以达到120天左右;其二,肥料利用率提高,传统肥料的利用率是30%左右,施可丰稳定性长效肥可以达到45%,在温度和水分合适的情况下,可达到50%;其三,在节能环保方面更加具有优势,利用率高,土壤残留少,对土壤保护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安丘、昌邑这两场测产会的数据并不是孤例。据透露,除了安丘、昌邑地区,今年施可丰在青州、五莲、莒县和诸城都组织了大姜测产会,平均增产幅度20%~30%。 这也仅仅是施可丰在全国开展的数百场测产会的一个缩影。今年施可丰公司在全国对小麦、玉米、马铃薯、大姜等8种作物进行测产,其中内蒙古马铃薯亩产超过1万斤,江西鄱阳早稻亩产在900斤以上,山东寿光玉米达到1600斤以上……正是这一场场测产会,让施可丰化肥在祖国大地上遍地开花,结出累累硕果。 亲身经历了施可丰的两场测产会,记者忽然想起山东翔龙集团、施可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解永军在多个场合反复说过的一句话:“20年来,施可丰坚持做真化肥,我们有责任、有底气、有信心在行业当中第一个提出‘做中国放心肥专家’。” 所有的测产都是为了让农民用得放心,放心必然能赢来销量、赢来发展。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施可丰肥料销售量同比增长了25万吨以上,增幅达32%以上,在今年行业整体销售下滑的情况下,实现了逆势大增长。
2018-12-15
查看详情
施可丰长效缓释肥宝鸡观摩会成功召开
西北大区陕西公司施可丰长效缓释肥16-8-18果树高产示范观摩会在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糜杆桥镇隆重召开。中国农科院沈阳生态研究所调研员房娜娜,陕西省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理事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同延安,宝鸡市农技站站长吕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部分植物营养学的教授,陕西公司经理韩毅及当地经销商和100多名种植大户参会,并对施可丰长效缓释肥在果树上的效果优势给予肯定。 会上,陕西公司经理韩毅为与会者讲解施可丰公司的企业文化及施可丰长效缓释肥料的特点。同延安教授及农科院调研员房娜娜就近几年施可丰长效缓释肥的实验效果对比普通肥料的实验效果数据做分析,并对施可丰长效缓释肥的实验效果给予高度赞赏。同教授表示,通过连续几年的试验示范数据采集对比可以看出,施可丰长效缓释肥料系列产品是生态环保、节能高效、增产效果明显的新型肥料。该肥料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亲土性,可有效改良土壤的团粒结构,提高肥料有效性与供应能力,使养分均衡释放,促进作物平衡吸收,增强作物的抗病、抗旱、耐寒能力,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是一款性价比非常好的优质肥料。 观摩会后,有不少种植大户十分感慨:“使用施可丰肥的苹果产量和品质,一亩地绝对能顶两亩”,并说今年各家果园也要用上施可丰长效缓释肥,参会经销商也更加坚定了经销施可丰品牌的信心。
2018-12-15
查看详情
小麦在沙性土壤上喜获丰产——江苏省东台市施可丰小麦测产观摩会成功举行
风吹麦浪,果实飘香。5月22日,施可丰小麦测产观摩会在黄海明珠——江苏省东台市成功举行,金灿灿的二百多亩小麦长势喜人,明显表现出分蘖高、穗大、籽粒饱的特点,吸引了近200名农民、种植大户的广泛关注。 疾风知劲草,沙土见“肥效”。据记者了解到,东台市土壤较特殊,属于沙性土壤并且偏碱性,缺磷较严重,磷在土壤中不易被吸收,并且种植作物品类比较广泛,所以选择一款高磷、吸收率好,并适用于多种作物的肥料成为当地农民普遍关心的问题。作为当地村支书书记,现任东台市四灶农技站站长袁玉宽经过多方调研、不断筛选,于2005年,决定在当地试验施可丰长效缓释肥22-20-6,结果显示,这款肥料不但提高氮和磷的利用率,而且更令农民没想到的是能够做到一次性施肥免追肥。 据施可丰高级农艺师王吉华介绍,长效缓释肥内含NAM长效剂,不仅对土壤中的脲酶、硝化细菌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还可慢慢分解尿素,活化土壤中被固定的磷素,从而大大提高氮和磷的利用率。此领先科技,在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荣获“科技进步二等奖”,是迄今为止我国肥料行业获得的最高奖项。 “小麦生育期那么长,怎么能施在地里不用管了?”因当地青壮年外出打工现象普遍,所以老人较关心如何轻松种地,面对当地农民的疑问,王吉华农艺师表示,一般肥料的肥效期是40—45天,而长效缓释肥肥效期长达90—120天,符合小麦的生长期,可做到一次性施肥免追,与普通肥料相比,小麦、玉米等大田作物产量可提高20%以上。据悉,施可丰长效缓释肥是根据作物的生长需要进行养分释放的一种新型的智能肥料,它在作物需肥淡季养分缓慢释放,在作物的需肥旺季快速释放养分,以满足作物生长对养分的需求,具有节约化肥作用。 从几十斤到几百斤,再到几千斤,施可丰长效缓释肥在当地的销量年年攀升,农民也从被动接受外地陌生品牌到口碑相传,再到如今主动购肥,施可丰长效缓释肥可谓已经深得东台农民的心。会上,为了真心实意帮助广大农民购买和使用上真化肥,经袁玉宽站长推荐,施可丰营销总公司决定,聘任示范田种植户陈晓照为“施可丰中国真化肥”关爱农民特别顾问,聘期一年。袁玉宽站长表示,他很认同施可丰的“三爱七愿”文化,让老百姓都用上放心肥已经成为他人生的信仰,并成为他持续推广优质肥料背后的正能量。
2018-12-15
查看详情
上一页
1
2
...
5
下一页